电动机运行过程火灾原因与预防措施

来源:电工天下时间:2021-03-15 09:46:18 作者:老电工手机版>>

有关电动机运行过程的火灾原因与预防措施,火灾危险性最大的是线圈浸渍处理过程,包括预烘、浸漆和干燥三个工序,电动机生产与运行过程中火灾的预防措施,供大家参考。

一、电动机火灾危险性及预防措施

电动机生产的工艺,包括机壳制作、线圈绕制和嵌线、线圈浸渍处理等。其中火灾危险性最大的是线圈浸渍处理过程,主要包括预烘、浸漆和干燥三个工序。

1、火灾危险性

1)浸渍液在过滤、倾倒、搅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静电,若未能及时释放而累积成高压静电,将会引发危险。

2)当采用电热法进行预烘操作时,若温升失控可能导致火灾。

3)热浸渍和预烘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可燃、易燃气体,当浓度达到一定程度,遇明火或电弧极易发生燃烧爆炸。采用真空加压浸漆法时,由于未采用惰性气体作保护,高压混合气体在反复循环使用中一旦达到其爆炸极限时,就可能发生爆炸。

4)干燥操作过于急促,浸渍后的线圈液滴尚未干即行干燥,采用电热丝干燥时余液滴落等原因都可能引发火灾。

2、电动机生产过程中火灾的预防措施

1)预烘工序最好采用水蒸汽加热或真空加热,并根据绝缘材料的耐热等级、预烘设备和线圈结构来控制预烘的温度和时间,防止预烘温度过高、时间过长而发生火灾危险。

2)采用热浸法进行浸漆操作时,热浸车间应为一、二级耐火等级建筑,室内保持良好通风,风机叶轮应采用有色金属制造。车间内严禁一切明火与能产生火花的操作,所有电气设备均应符合防爆要求并保持良好接地。用甲苯清洗芯轴时,动作要轻,以防溅出,不得用合成纤维揩拭芯轴。大型转子要使用行车吊运,行车运行要缓慢、稳妥。漆缸内漆料和稀释剂不能加得太满,滴落在地板上的漆垢要及时定期清除。漆缸要加盖放置,工件取出后要立即盖好。浸好的工件,应先置于通风处晾干后再进行干燥。

3)采用真空加压法进行浸漆操作时,除要做到热浸法的防火要求外,还应注意:选用惰性气体进行加压;浸渍用的漆液应经常化验、过滤,消除其中的杂质;倾倒漆液时要用金属网过滤,倾倒量应小,搅拌时应缓慢,避免产生静电。

4)干燥时,烘房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。若采用机械通风,轴流式鼓风机应采取防爆装置,送入烘房的热风不得循环使用,烘房应带有无插销的弹簧门。最好采用蒸汽加热、热风干燥或真空干燥等干燥方式,避免采用电热丝干燥,以降低火灾危险性。必须采用电热丝加热时,电热丝要与工件完全隔开,每隔一小时测温一次,防止浸液滴落在电热丝上引发燃烧。干燥温度由低升高要平稳,使溶剂能缓慢蒸发,不致形成爆炸性混合物。干燥时最高温度勿超过绝缘材料的耐热允许温度。

5)烘房检修时,动火前应先办理有关审批手续,经同意后方可进行。动火检修室应保证通风良好,靠近浸缸设备间的动火设备管路应全部拆除。浸缸必须抽成真空,并将漆缸移出动火检测现场。

6)生产性质相近的单元操作如预烘、浸漆、干燥等宜集中于同一防火建筑物内,便于生产和管理。

7)现场浸漆所需的漆料、稀释剂等应根据用量随用随领,其储存时间一般不得超过一天。用后要加盖密封,存于金属容器。

二、电动机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火灾危险性以及对应的预防措施

1.火灾危险性

1)电动机功率选择过小,产生“小马拉大车”现象,可导致电动机烧毁。不根据场所环境条件错误地选择电动机形式,也会造成火灾危险。此外,使用时起动方法不正确,都具有瞬间发生火灾的危险性。

2)电动机的负载有一定限度的,若负载超过电动机的额定功率、或者长期电压过低以及电动机单相运行(或称缺相运行)都会造成电动机过热。振动、冒火花、声音异常、同步性差等现象,有时甚至烧毁电动机,引燃周围可燃物。

3)电动机长期过载运行或短时间内重复起动。加之散热不良,均会加速绝缘层的老化,降低绝缘强度。其他如制造、修理时不慎,人为破坏绝缘层,过电压或雷击等都会使绝缘损坏,发行短路起火。

4)各线圈接点和电动机接地接点接触不良,会引起局部升温损坏绝缘,产生火花,电弧甚至短路等引燃可燃物,造成火灾。同时,接地不良的电动机在发生漏电时,人体或其他导体接触带电机壳极易发生触电伤害事故。

5)电动机是高速旋转的设备,若润滑不良或结构不精确,如转轴偏斜在高速旋转中,剧烈的机械摩擦可使轴承磨损并产生巨大热量,进一步加剧旋转阻力,轻则使电动机工作失常,重则使电动机转轴被卡,烧毁电动机,引起火灾。

6)电动机的铁芯硅钢片质量不合要求,铁损消耗过大,电动机可能发生过载事故。

7)开启式电动机由于吸入纤维、粉尘、堵塞通风道,散热不良,引起火灾。

2.预防火灾的措施

1)在购置电动机时,要参照其额定功率、工作方式、绝缘温升以及防爆等级等参数,并结合其设置的环境条件和实际工作需要来进行合理选型,做到既安全又经济。

2)电动机应安装在牢固的机座上,周围应留有不小于1米的空间或通道,附近也不可堆放任何杂物,室内保持清洁。所配用的导线必须符合安全规定,连接电动机的一段,应用金属软管或塑料套管加以保护,并须扎牢、固定。

3)鼠笼式电动机的起动方法有全压起动和降压起动两种,一般优先选用全压起动。但当电动机功率大于变压器容量的20%或电动机功率超过14千瓦时,可采用星——三角(Y-△)转换起动。电抗降压起动和自耦变压器起动等几种降压起动方法。绕线式转子电动机在其起动时其转子绕组的回路中常接入变阻器,通过改变回路电阻值来调整起动电流。常用的变阻器有起动变阻器、频敏变阻器。

4)电动机在运行中,由于自身或外部的原因均可能出现故障,因此应根据电动机性能和实际工作需要设置可靠有效的保护装置。为防止发生短路,可采用各种类型的熔断器作为短路保护;为防止发生过载,可采用热继电器作为过载保护;为防止电动机因漏电而引发事故,可采用良好的接地保护,且接地必须牢固可靠。其他还有欠压保护、温度保护等安全保护设施。

5)电动机在运行中正常与否,还可以从电流大小、温度高低及温升大小、声音差异等特征观察。因此在分析和判断电动机运行状况时,工作人员应进行必要的监控和维护。包括对电动机的电流、电压、温升情况,特别是容易发热和起火部位进行监控,当发现冒青烟、闻到焦糊味、听到声音异常等现象,以及发生皮带打滑,轴向窜动冲击、定转子相擦、转速突然下降等故障时,应立即停机,查明原因,及时修复。

6)要经常对电动机进行维修保养,停电时应将电动机的分开关和总开关断开,防止复电时无人在场发生危险;下班或无人工作时,应将电动机的电源插头拔下,确保安全。

相关文章
  • 电气火灾的特点,灭火前的电源处理措施

    电气火灾的特点,灭火前的电源处理措施

    有关电气火灾的知识,无论在任何场所出现了电气火灾,这类火灾的特点都是非常鲜明的,比如着火后电气装置仍可能带电、充油电气设备受热后喷油或爆炸等,下面具体来了解下。

    时间:2022-02-08 14:53:04

  • 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装置图片与电气符号

    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装置图片与电气符号

    二次系统元件: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装置。主要功能:用于检测系统中的剩余电流、温度等有关电气火灾隐患产生的电气参数,并发出报警和控制信号,以便消除剩余电流引起的电气火灾隐患。

    时间:2021-12-09 10:24:12

  • 电热器具引发火灾的预防措施

    电热器具引发火灾的预防措施

    有关电热器具引发火灾的预防措施,家庭用电热器具,包括电炉、电饭锅、电炒锅、电熨斗、烘箱、电烙铁等,如何防止家用电热器具的电气火灾及其他事故,电热器具的五项防火措施。

    时间:2021-09-26 09:07:52

  • 电气火灾的产生原因与火灾预防措施

    电气火灾的产生原因与火灾预防措施

    有关电气火灾的产生原因与火灾预防措施,电气火灾是由于电气方面原因产生的火源而引起的火灾,在电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中引燃可燃物而导致的火灾,还包括静电和雷电引起的火灾等。

    时间:2021-05-04 07:02:24

  •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用法_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注意事项

   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用法_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注意事项

   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使用方法,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在TT系统中的用法,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在TN-S系统中的用法,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在TN-C系统中的用法,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对安装线路环境的要求等。

    时间:2021-03-15 09:46:41

  • 电气设备过热发生火灾或爆炸的主要原因

    电气设备过热发生火灾或爆炸的主要原因

    有关电气设备过热发生火灾或爆炸的主要原因,引起电气设备过热的原因,包括短路,过载,接触不良,铁芯发热,散热不良等,电火花分为工作火花和事故火花,引起空间爆炸的原因等。

    时间:2021-03-15 09:46:37

  • 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功能分类_火灾报警系统的配套设施

    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功能分类_火灾报警系统的配套设施

    有关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定义,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基本功能,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分类,智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三种形式,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配套设施等。

    时间:2021-03-15 09:46:26

  • 电器火灾对灭火器类型的要求

    电器火灾对灭火器类型的要求

    有关电器火灾对灭火器类型的要求,电器火灾不能使用什么样的灭火器,从电气火灾的原因来看,电线、电器的老化和超龄使用,电器使用不当引起,注意家庭与企业的用户安全。

    时间:2021-03-15 09:46:17

推荐文章

Copyright © 2015 - 2022 dgjs123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
电工天下 版权所有